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香港: 不容樂觀,香港現異常“缺錢潮”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美國接連加息帶動香港出現“息魔效應”,本台整合發現,香港在高息環境下出現異常“缺錢潮”。


不但股市和樓市投資收入大減,市場“水緊”之餘,個人及企業負債比例急增,如香港TVB削台裁員抵債正是一例;同時資金流走,當中不少是“賣港元、買美元”,銀行在資金緊絀之下,不惜反常狂推高息定存和以“貼現窗”等招數“搶錢”;而金管局則為穩住港匯而不得不大手買入港元,致銀行體系總結餘跌破500億港元大關。有分析憂慮,這連鎖反應恐釀香港新一波經濟危機。

美國自去年初迄今接連加息10多次,累計加息5.25厘,香港目前受“息魔”困擾的程度有多大?


企業負債比例急增、減產節流保命

高息環境大幅推高企業融資成本,而不少港企負債比例持續急升,導致要裁員甚至變賣資產抵債,尤其與中國內地市場和房地產關係密切的企業,惹市場擔心會如內地一樣出現“爆煲潮”。

以最近大規模削台裁員的香港“電視廣播”(TVB)為例,據其今年中期業績表,TVB期內的資本負債比率按年增加逾1成,達46.5%,加上受利率上升影響,致融資成本按年大增近1.7倍至7000萬港元。其中,TVB仍欠最大債主上海商業銀行2億美元,並需於2025年7月到期前繳清,加上以浮息“H按”計算,功能貨幣由美元轉換為港元,未償還金額升至15.67億港元,已超過其公司市值。




美國接連加息帶動香港出現“息魔效應”,有評論指,種種跡象均顯示香港新一波經濟危機逐步浮現。路透社資料圖片

另外香港六大地產商方面(見下圖),以最近一季數字,其中大舉投資中國的“新世界”和“新地”損失慘重,均達過千億的帶息負債規模。而“新世界”負債情況最嚴重,資本負債比率由去年底的46.9%升至48.7%,計及永續債更高達83%,不得不出售重大盈利來源的“新創建”,以及大削末期息8成來減債。至於銀根較弱的中、小企資本負債比率更慘,至少有兩間重投內地的港企達逾100%,遠超“爆雷”的內房“碧桂園”(近90%),包括“九龍建業”(127%)、佳明集團(197.8%)。




投資成本急升之下,香港最新10月采購經理指數(PMI)已降至48.9,數值連續4個月低於50盛衰分界線,反映私營經濟景氣再度轉差,企業減產幅度更是一年以來最大。

樓價大跌住宅負資產、銀主盤急增

經濟欠佳,加上利率高企,令按揭成本上升,樓市表現低迷,樓價一直“插水”。香港差估署周二(28日)公布上月“私人住宅樓價指數”,報321.4點,按月跌約2.2%,已是疫後連跌6個月,重回2017年初的水平。樓價跌、還貸成本高,導致負資產宗數持續上升。根據金管局10月底公布,今年第3季的負資產宗數按季急增2.3倍,達升至11,123宗,為去年第4季以來第二次破萬。同時不少物業更淪為銀主盤,加上二手交投呆滯,最新一季銀主盤積壓達281個,創近14年半新高,當中更有多宗是入市不足3年就被銀主沒收。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55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.0010 秒